第 9 章 重新组织数据
第 9 章 重新组织数据
数据结构在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所以毫不意外,我有一组重构手法专门用于数据结构的组织。将一个值用于多个不同的用途,这就是催生混乱和 bug 的温床。所以,一旦看见这样的情况,我就会用拆分变量(240)将不同的用途分开。和其他任何程序元素一样,给变量起个好名字不容易但又非常重要,所以我常会用到变量改名(137)。但有些多余的变量最好是彻底消除掉,比如通过以查询取代派生变量(248)。
引用和值的混淆经常会造成问题,所以我会用将引用对象改为值对象(252)和将值对象改为引用对象(256)在两者之间切换。
9.1 拆分变量(Split Variable)
曾用名:移除对参数的赋值(Remove Assignments to Parameters)
曾用名:分解临时变量(Split Temp)
let temp = 2 * (height + width);
console.log(temp);
temp = height * width;
console.log(temp);
const perimeter = 2 * (height + width);
console.log(perimeter);
const area = height * width;
console.log(area);
动机
变量有各种不同的用途,其中某些用途会很自然地导致临时变量被多次赋值。“循环变量”和“结果收集变量”就是两个典型例子:循环变量(loop variable)会随循环的每次运行而改变(例如 for(let i=0; i<10; i++)语句中的 i);结果收集变量(collecting variable)负责将“通过整个函数的运算”而构成的某个值收集起来。
除了这两种情况,还有很多变量用于保存一段冗长代码的运算结果,以便稍后使用。这种变量应该只被赋值一次。如果它们被赋值超过一次,就意味它们在函数中承担了一个以上的责任。如果变量承担多个责任,它就应该被替换(分解)为多个变量,每个变量只承担一个责任。同一个变量承担两件不同的事情,会令代码阅读者糊涂。
做法
在待分解变量的声明及其第一次被赋值处,修改其名称。
如果稍后的赋值语句是“i=i+某表达式形式”,意味着这是一个结果收集变量,就不要分解它。结果收集变量常用于累加、字符串拼接、写入流或者向集合添加元素。
如果可能的话,将新的变量声明为不可修改。
以该变量的第二次赋值动作为界,修改此前对该变量的所有引用,让它们引用新变量。
测试。
重复上述过程。每次都在声明处对变量改名,并修改下次赋值之前的引用,直至到达最后一处赋值。
范例
下面范例中我要计算一个苏格兰布丁运动的距离。在起点处,静止的苏格兰布丁会受到一个初始力的作用而开始运动。一段时间后,第二个力作用于布丁,让它再次加速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我可以这样计算布丁运动的距离:
function distanceTravelled (scenario, time) {
let result;
let acc = scenario.primaryForce / scenario.mass;
let primaryTime = Math.min(time, scenario.delay);
result = 0.5 * acc * primaryTime * primaryTime;
let secondaryTime = time - scenario.delay;
if (secondaryTime > 0) {
let primaryVelocity = acc * scenario.delay;
acc = (scenario.primaryForce + scenario.secondaryForce) / scenario.mass;
result += primaryVelocity * secondaryTime + 0.5 * acc * secondaryTime * secondaryTime;
}
return result;
}
真是个丑陋的小东西。注意观察此例中的 acc 变量是如何被赋值两次的。acc 变量有两个责任:第一是保存第一个力造成的初始加速度;第二是保存两个力共同造成的加速度。这就是我想要分解的东西。
在尝试理解变量被如何使用时,如果编辑器能高亮显示一个符号(symbol)在函数内或文件内出现的所有位置,会相当便利。大部分现代编辑器都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。
首先,我在函数开始处修改这个变量的名称,并将新变量声明为 const。接着,我把新变量声明之后、第二次赋值之前对 acc 变量的所有引用,全部改用新变量。最后,我在第二次赋值处重新声明 acc 变量:
function distanceTravelled (scenario, time) {
let result;
const primaryAcceleration = scenario.primaryForce / scenario.mass;
let primaryTime = Math.min(time, scenario.delay);
result = 0.5 * primaryAcceleration * primaryTime * primaryTime;
let secondaryTime = time - scenario.delay;
if (secondaryTime > 0) {
let primaryVelocity = primaryAcceleration * scenario.delay;
let acc = (scenario.primaryForce + scenario.secondaryForce) / scenario.mass;
result += primaryVelocity * secondaryTime + 0.5 * acc * secondaryTime * secondaryTime;
}
return result;
}
新变量的名称指出,它只承担原先 acc 变量的第一个责任。我将它声明为 const,确保它只被赋值一次。然后,我在原先 acc 变量第二次被赋值处重新声明 acc。现在,重新编译并测试,一切都应该没有问题。
然后,我继续处理 acc 变量的第二次赋值。这次我把原先的变量完全删掉,代之以一个新变量。新变量的名称指出,它只承担原先 acc 变量的第二个责任:
function distanceTravelled (scenario, time) {
let result;
const primaryAcceleration = scenario.primaryForce / scenario.mass;
let primaryTime = Math.min(time, scenario.delay);
result = 0.5 * primaryAcceleration * primaryTime * primaryTime;
let secondaryTime = time - scenario.delay;
if (secondaryTime > 0) {
let primaryVelocity = primaryAcceleration * scenario.delay;
const secondaryAcceleration = (scenario.primaryForce + scenario.secondaryForce) / scenario.mass;
result += primaryVelocity * secondaryTime +
0.5 * secondaryAcceleration * secondaryTime * secondaryTime;
}
return result;
}
现在,这段代码肯定可以让你想起更多其他重构手法。尽情享受吧。(我敢保证,这比吃苏格兰布丁强多了——你知道他们都在里面放了些什么东西吗?1 )
范例:对输入参数赋值
另一种情况是,变量是以输入参数的形式声明又在函数内部被再次赋值,此时也可以考虑拆分变量。例如,下列代码:
function discount (inputValue, quantity) {
if (inputValue > 50) inputValue = inputValue - 2;
if (quantity > 100) inputValue = inputValue - 1;
return inputValue;
}
这里的 inputValue 有两个用途:它既是函数的输入,也负责把结果带回给调用方。(由于 JavaScript 的参数是按值传递的,所以函数内部对 inputValue 的修改不会影响调用方。)
在这种情况下,我就会对 inputValue 变量做拆分。
function discount (originalInputValue, quantity) {
let inputValue = originalInputValue;
if (inputValue > 50) inputValue = inputValue - 2;
if (quantity > 100) inputValue = inputValue - 1;
return inputValue;
}
然后用变量改名(137)给两个变量换上更好的名字。
function discount (inputValue, quantity) {
let result = inputValue;
if (inputValue > 50) result = result - 2;
if (quantity > 100) result = result - 1;
return result;
}
我修改了第二行代码,把 inputValue 作为判断条件的基准数据。虽说这里用 inputValue 还是 result 效果都一样,但在我看来,这行代码的含义是“根据原始输入值做判断,然后修改结果值”,而不是“根据当前结果值做判断”——尽管两者的效果恰好一样。
1 苏格兰布丁(haggis)是一种苏格兰菜,把羊心等内脏装在羊胃里煮成。由于它被羊胃包成一个球体,因此可以像球一样踢来踢去,这就是本例的由来。“把羊心装在羊胃里煮成……”,呃,有些人难免对这道菜恶心,Martin Fowler 想必是其中之一。——译者注
9.2 字段改名(Rename Field)
class Organization {
get name() {...}
}
class Organization {
get title() {...}
}
动机
命名很重要,对于程序中广泛使用的记录结构,其中字段的命名格外重要。数据结构对于帮助阅读者理解特别重要。多年以前,Fred Brooks 就说过:“只给我看你的工作流程却隐藏表单,我将仍然一头雾水。但是如果你给我展示表单,或许不需要流程图,就能柳暗花明。”现在已经不太有人画流程图了,不过道理还是一样的。数据结构是理解程序行为的关键。
既然数据结构如此重要,就很有必要保持它们的整洁。一如既往地,我在一个软件上做的工作越多,对数据的理解就越深,所以很有必要把我加深的理解融入程序中。
记录结构中的字段可能需要改名,类的字段也一样。在类的使用者看来,取值和设值函数就等于是字段。对这些函数的改名,跟裸记录结构的字段改名一样重要。
做法
如果记录的作用域较小,可以直接修改所有该字段的代码,然后测试。后面的步骤就都不需要了。
如果记录还未封装,请先使用封装记录(162)。
在对象内部对私有字段改名,对应调整内部访问该字段的函数。
测试。
如果构造函数的参数用了旧的字段名,运用改变函数声明(124)将其改名。
运用函数改名(124)给访问函数改名。
范例:给字段改名
我们从一个常量开始。
const organization = { name: "Acme Gooseberries", country: "GB" };
我想把 name 改名为 title。这个对象被很多地方使用,有些代码会更新 name 字段。所以我首先要用封装记录(162)把这个记录封装起来。
class Organization {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name = data.name;
this._country = data.country;
}
get name() {
return this._name;
}
set name(aString) {
this._name = aString;
}
get country() {
return this._country;
}
set country(aCountryCode) {
this._country = aCountryCode;
}
}
const organization = new Organization({
name: "Acme Gooseberries",
country: "GB",
});
现在,记录结构已经被封装成类。在对字段改名时,有 4 个地方需要留意:取值函数、设值函数、构造函数以及内部数据结构。这听起来似乎是增加了重构的工作量,但现在我可以分别小步修改这 4 处,而不必一次修改所有地方,所以其实是降低了重构的难度。小步修改就意味着每一步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小,因此会省掉很多工作量——如果我从不犯错,小步前进不会节省工作量;但“从不犯错”这样的梦,我很久以前就已经不做了。
由于已经把输入数据复制到内部数据结构中,现在我需要将这两个数据结构区分开,以便各自单独处理。我可以另外定义一个字段,修改构造函数和访问函数,令其使用新字段。
class Organization...
class Organization {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title = data.name;
this._country = data.country;
}
get name() {
return this._title;
}
set name(aString) {
this._title = aString;
}
get country() {
return this._country;
}
set country(aCountryCode) {
this._country = aCountryCode;
}
}
接下来我就可以在构造函数中使用 title 字段。
class Organization...
class Organization {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title = data.title !== undefined ? data.title : data.name;
this._country = data.country;
}
get name() {
return this._title;
}
set name(aString) {
this._title = aString;
}
get country() {
return this._country;
}
set country(aCountryCode) {
this._country = aCountryCode;
}
}
现在,构造函数的调用者既可以使用 name 也可以使用 title(后者的优先级更高)。我会逐一查看所有调用构造函数的地方,将它们改为使用新名字。
const organization = new Organization({
title: "Acme Gooseberries",
country: "GB",
});
全部修改完成后,就可以在构造函数中去掉对 name 的支持,只使用 title。
class Organization...
class Organization {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title = data.title;
this._country = data.country;
}
get name() {
return this._title;
}
set name(aString) {
this._title = aString;
}
get country() {
return this._country;
}
set country(aCountryCode) {
this._country = aCountryCode;
}
}
现在构造函数和内部数据结构都已经在使用新名字了,接下来我就可以给访问函数改名。这一步很简单,只要对每个访问函数运用函数改名(124)就行了。
class Organization...
class Organization {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title = data.title;
this._country = data.country;
}
get title() {
return this._title;
}
set title(aString) {
this._title = aString;
}
get country() {
return this._country;
}
set country(aCountryCode) {
this._country = aCountryCode;
}
}
上面展示的重构过程,是本重构手法最重量级的做法,只有对广泛使用的数据结构才用得上。如果该数据结构只在较小的范围(例如单个函数)中用到,我可能可以一步到位地完成所有改名动作,不需要提前做封装。何时需要用上全套重量级做法,这由你自己判断——如果在重构过程中破坏了测试,我通常会视之为一个信号,说明我需要改用更渐进的方式来重构。
有些编程语言允许将数据结构声明为不可变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可以把旧字段的值复制到新名字下,逐一修改使用方代码,然后删除旧字段。对于可变的数据结构,重复数据会招致灾难;而不可变的数据结构则没有这些麻烦。这也是大家愿意使用不可变数据的原因。
9.3 以查询取代派生变量(Replace Derived Variable with Query)
get discountedTotal() {return this._discountedTotal;}
set discount(aNumber) {
const old = this._discount;
this._discount = aNumber;
this._discountedTotal += old - aNumber;
}
get discountedTotal() {return this._baseTotal - this._discount;}
set discount(aNumber) {this._discount = aNumber;}
动机
可变数据是软件中最大的错误源头之一。对数据的修改常常导致代码的各个部分以丑陋的形式互相耦合:在一处修改数据,却在另一处造成难以发现的破坏。很多时候,完全去掉可变数据并不现实,但我还是强烈建议:尽量把可变数据的作用域限制在最小范围。
有些变量其实可以很容易地随时计算出来。如果能去掉这些变量,也算朝着消除可变性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。计算常能更清晰地表达数据的含义,而且也避免了“源数据修改时忘了更新派生变量”的错误。
有一种合理的例外情况:如果计算的源数据是不可变的,并且我们可以强制要求计算的结果也是不可变的,那么就不必重构消除计算得到的派生变量。因此,“根据源数据生成新数据结构”的变换操作可以保持不变,即便我们可以将其替换为计算操作。实际上,这是两种不同的编程风格:一种是对象风格,把一系列计算得出的属性包装在数据结构中;另一种是函数风格,将一个数据结构变换为另一个数据结构。如果源数据会被修改,而你必须负责管理派生数据结构的整个生命周期,那么对象风格显然更好。但如果源数据不可变,或者派生数据用过即弃,那么两种风格都可行。
做法
识别出所有对变量做更新的地方。如有必要,用拆分变量(240)分割各个更新点。
新建一个函数,用于计算该变量的值。
用引入断言(302)断言该变量和计算函数始终给出同样的值。
如有必要,用封装变量(132)将这个断言封装起来。
测试。
修改读取该变量的代码,令其调用新建的函数。
测试。
用移除死代码(237)去掉变量的声明和赋值。
范例
下面这个例子虽小,却完美展示了代码的丑陋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get production() {return this._production;}
applyAdjustment(anAdjustment) {
this._adjustments.push(anAdjustment);
this._production += anAdjustment.amount;
}
丑与不丑,全在观者。我看到的丑陋之处是重复——不是常见的代码重复,而是数据的重复。如果我要对生产计划(production plan)做调整(adjustment),不光要把调整的信息保存下来,还要根据调整信息修改一个累计值——后者完全可以即时计算,而不必每次更新。
但我是个谨慎的人。“可以即时计算”只是我的猜想——我可以用引入断言(302)来验证这个猜想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get production() {
assert(this._production === this.calculatedProduction);
return this._production;
}
get calculatedProduction() {
return this._adjustments
.reduce((sum, a) => sum + a.amount, 0);
}
放上这个断言之后,我会运行测试。如果断言没有失败,我就可以不再返回该字段,改为返回即时计算的结果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get production() {
assert(this._production === this.calculatedProduction);
return this.calculatedProduction;
}
然后用内联函数(115)把计算逻辑内联到 production 函数内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get production() {
return this._adjustments
.reduce((sum, a) => sum + a.amount, 0);
}
再用移除死代码(237)扫清使用旧变量的地方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applyAdjustment(anAdjustment) {
this._adjustments.push(anAdjustment);
this._production += anAdjustment.amount;
}
范例:不止一个数据来源
上面的例子处理得轻松愉快,因为 production 的值很明显只有一个来源。但有时候,累计值会受到多个数据来源的影响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constructor (production) {
this._production = production;
this._adjustments = [];
}
get production() {return this._production;}
applyAdjustment(anAdjustment) {
this._adjustments.push(anAdjustment);
this._production += anAdjustment.amount;
}
如果照上面的方式运用引入断言(302),只要 production 的初始值不为 0,断言就会失败。
不过我还是可以替换派生数据,只不过必须先运用拆分变量(240)。
constructor (production) {
this._initialProduction = production;
this._productionAccumulator = 0;
this._adjustments = [];
}
get production() {
return this._initialProduction + this._productionAccumulator;
}
现在我就可以使用引入断言(302)。
class ProductionPlan...
get production() {
assert(this._productionAccumulator === this.calculatedProductionAccumulator);
return this._initialProduction + this._productionAccumulator;
}
get calculatedProductionAccumulator() {
return this._adjustments
.reduce((sum, a) => sum + a.amount, 0);
}
接下来的步骤就跟前一个范例一样了。不过我会更愿意保留 calculatedProduction Accumulator 这个属性,而不把它内联消去。
9.4 将引用对象改为值对象(Change Reference to Value)
反向重构:将值对象改为引用对象(256)
class Product {
applyDiscount(arg) {this._price.amount -= arg;}
class Product {
applyDiscount(arg) {
this._price = new Money(this._price.amount - arg, this._price.currency);
}
动机
在把一个对象(或数据结构)嵌入另一个对象时,位于内部的这个对象可以被视为引用对象,也可以被视为值对象。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如何更新内部对象的属性:如果将内部对象视为引用对象,在更新其属性时,我会保留原对象不动,更新内部对象的属性;如果将其视为值对象,我就会替换整个内部对象,新换上的对象会有我想要的属性值。
如果把一个字段视为值对象,我可以把内部对象的类也变成值对象[mf-vo]。值对象通常更容易理解,主要因为它们是不可变的。一般说来,不可变的数据结构处理起来更容易。我可以放心地把不可变的数据值传给程序的其他部分,而不必担心对象中包装的数据被偷偷修改。我可以在程序各处复制值对象,而不必操心维护内存链接。值对象在分布式系统和并发系统中尤为有用。
值对象和引用对象的区别也告诉我,何时不应该使用本重构手法。如果我想在几个对象之间共享一个对象,以便几个对象都能看见对共享对象的修改,那么这个共享的对象就应该是引用。
做法
检查重构目标是否为不可变对象,或者是否可修改为不可变对象。
用移除设值函数(331)逐一去掉所有设值函数。
提供一个基于值的相等性判断函数,在其中使用值对象的字段。
大多数编程语言都提供了可覆写的相等性判断函数。通常你还必须同时覆写生成散列码的函数。
范例
设想一个代表“人”的 Person 类,其中包含一个代表“电话号码”的 Telephone Number 对象。
class Person...
constructor() {
constructor() {
this._telephoneNumber = new TelephoneNumber();
}
get officeAreaCode() {return this._telephoneNumber.areaCode;}
set officeAreaCode(arg) {this._telephoneNumber.areaCode = arg;}
get officeNumber() {return this._telephoneNumber.number;}
set officeNumber(arg) {this._telephoneNumber.number = arg;}
class TelephoneNumber...
get areaCode() {return this._areaCode;}
set areaCode(arg) {this._areaCode = arg;}
get number() {return this._number;}
set number(arg) {this._number = arg;}
代码的当前状态是提炼类(182)留下的结果:从前拥有电话号码信息的 Person 类仍然有一些函数在修改新对象的属性。趁着还只有一个指向新类的引用,现在是时候使用将引用对象改为值对象将其变成值对象。
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 TelephoneNumber 类变成不可变的。对它的字段运用移除设值函数(331)。移除设值函数(331)的第一步是,用改变函数声明(124)把这两个字段的初始值加到构造函数中,并迫使构造函数调用设值函数。
class TelephoneNumber...
constructor(areaCode, number) {
this._areaCode = areaCode;
this._number = number;
}
然后我会逐一查看设值函数的调用者,并将其改为重新赋值整个对象。先从“地区代码”(area code)开始。
class Person...
get officeAreaCode() {return this._telephoneNumber.areaCode;}
set officeAreaCode(arg) {
this._telephoneNumber = new TelephoneNumber(arg, this.officeNumber);
}
get officeNumber() {return this._telephoneNumber.number;}
set officeNumber(arg) {this._telephoneNumber.number = arg;}
对于其他字段,重复上述步骤。
class Person...
get officeAreaCode() {return this._telephoneNumber.areaCode;}
set officeAreaCode(arg) {
this._telephoneNumber = new TelephoneNumber(arg, this.officeNumber);
}
get officeNumber() {return this._telephoneNumber.number;}
set officeNumber(arg) {
this._telephoneNumber = new TelephoneNumber(this.officeAreaCode, arg);
}
现在,TelephoneNumber 已经是不可变的类,可以将其变成真正的值对象了。是不是真正的值对象,要看是否基于值判断相等性。在这个领域中,JavaScript 做得不好:语言和核心库都不支持将“基于引用的相等性判断”换成“基于值的相等性判断”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创建自己的 equals 函数。
class TelephoneNumber...
equals(other) {
if (!(other instanceof TelephoneNumber)) return false;
return this.areaCode === other.areaCode &&
this.number === other.number;
}
对其进行测试很重要:
it("telephone equals", function () {
assert(
new TelephoneNumber("312", "555-0142").equals(
new TelephoneNumber("312", "555-0142")
)
);
});
这段测试代码用了不寻常的格式,是为了帮助读者一眼看出上下两次构造函数调用完全一样。
我在这个测试中创建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对象,并验证它们相等。
在大多数面向对象语言中,内置的相等性判断方法可以被覆写为基于值的相等性判断。在 Ruby 中,我可以覆写==运算符;在 Java 中,我可以覆写 Object.equals()方法。在覆写相等性判断的同时,我通常还需要覆写生成散列码的方法(例如 Java 中的 Object.hashCode()方法),以确保用到散列码的集合在使用值对象时一切正常。
如果有多个客户端使用了 TelephoneNumber 对象,重构的过程还是一样,只是在运用移除设值函数(331)时要修改多处客户端代码。另外,有必要添加几个测试,检查电话号码不相等以及与非电话号码和 null 值比较相等性等情况。
9.5 将值对象改为引用对象(Change Value to Reference)
反向重构:将引用对象改为值对象(252)
let customer = new Customer(customerData);
let customer = customerRepository.get(customerData.id);
动机
一个数据结构中可能包含多个记录,而这些记录都关联到同一个逻辑数据结构。例如,我可能会读取一系列订单数据,其中有多条订单属于同一个顾客。遇到这样的共享关系时,既可以把顾客信息作为值对象来看待,也可以将其视为引用对象。如果将其视为值对象,那么每份订单数据中都会复制顾客的数据;而如果将其视为引用对象,对于一个顾客,就只有一份数据结构,会有多个订单与之关联。
如果顾客数据永远不修改,那么两种处理方式都合理。把同一份数据复制多次可能会造成一点困扰,但这种情况也很常见,不会造成太大问题。过多的数据复制有可能会造成内存占用的问题,但就跟所有性能问题一样,这种情况并不常见。
如果共享的数据需要更新,将其复制多份的做法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。此时我必须找到所有的副本,更新所有对象。只要漏掉一个副本没有更新,就会遭遇麻烦的数据不一致。这种情况下,可以考虑将多份数据副本变成单一的引用,这样对顾客数据的修改就会立即反映在该顾客的所有订单中。
把值对象改为引用对象会带来一个结果:对于一个客观实体,只有一个代表它的对象。这通常意味着我会需要某种形式的仓库,在仓库中可以找到所有这些实体对象。只为每个实体创建一次对象,以后始终从仓库中获取该对象。
做法
为相关对象创建一个仓库(如果还没有这样一个仓库的话)。
确保构造函数有办法找到关联对象的正确实例。
修改宿主对象的构造函数,令其从仓库中获取关联对象。每次修改后执行测试。
范例
我将从一个代表“订单”的 Order 类开始,其实例对象可从一个 JSON 文件创建。用来创建订单的数据中有一个顾客(customer)ID,我们用它来进一步创建 Customer 对象。
class Order...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number = data.number;
this._customer = new Customer(data.customer);
// load other data
}
get customer() {return this._customer;}
class Customer...
constructor(id) {
this._id = id;
}
get id() {return this._id;}
以这种方式创建的 Customer 对象是值对象。如果有 5 个订单都属于 ID 为 123 的顾客,就会有 5 个各自独立的 Customer 对象。对其中一个所做的修改,不会反映在其他几个对象身上。如果我想增强 Customer 对象,例如从客户服务获取到了更多关于顾客的信息,我必须用同样的数据更新所有 5 个对象。重复的对象总是会让我紧张——用多个对象代表同一个实体(例如一名顾客),这会招致混乱。如果 Customer 对象是可变的,问题就更加严重,因为各个对象之间的数据可能不一致。
如果我想每次都使用同一个 Customer 对象,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地方存储这个对象。每个应用程序中,存储实体的地方会各有不同,在最简单的情况下,我会使用一个仓库对象[mf-repos]。
let _repositoryData;
export function initialize() {
_repositoryData = {};
_repositoryData.customers = new Map();
}
export function registerCustomer(id) {
if (!_repositoryData.customers.has(id))
_repositoryData.customers.set(id, new Customer(id));
return findCustomer(id);
}
export function findCustomer(id) {
return _repositoryData.customers.get(id);
}
仓库对象允许根据 ID 注册顾客,并且对于一个 ID 只会创建一个 Customer 对象。有了仓库对象,我就可以修改 Order 对象的构造函数来使用它。
在使用本重构手法时,可能仓库对象已经存在了,那么就可以直接使用它。
下一步是要弄清楚,Order 的构造函数如何获得正确的 Customer 对象。在这个例子里,这一步很简单,因为输入数据流中已经包含了顾客的 ID。
class Order...
constructor(data) {
this._number = data.number;
this._customer = registerCustomer(data.customer);
// load other data
}
get customer() {return this._customer;}
现在,如果我在一条订单中修改了顾客信息,就会同步反映在该顾客拥有的所有订单中。
在这个例子里,我在第一个引用该顾客信息的 Order 对象中新建了 Customer 对象。另一个常见的做法是:首先获取一份包含所有 Customer 对象的列表,将其填入仓库对象,然后在读取 Order 对象时关联到对应的 Customer 对象。如果这样做,那么 Order 对象包含的顾客 ID 必须指向一个仓库中已有的 Customer 对象,否则就表示程序中有错误。
上面的代码还有一个问题:构造函数与一个全局的仓库对象耦合。全局对象必须小心对待:它们就像强力的药物,少用一点儿大有益处,用过量就是毒药。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将仓库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构造函数。